2023-05-30
来源:创新医考
创新医考官网临床助理医师经典试题汇总,参加今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都在关注可以让您的备考少走弯路,快速拿到医师资格证,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相关试题,详情如下:
30、2008U2-118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动脉硬化
B.脑膜炎
C.血液病
D.颅内肿瘤卒中
E.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
【答案】E
【难度】一般
【解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颅内动脉瘤(约占50%~80%),其次为脑血管畸形(约占10%)(E对)和高血压动脉硬化(A错),其他病因如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烟雾病)、各种感染所致的脑膜炎(B错)、颅内肿瘤(D错)、垂体卒中、血液系统疾病(C错)等少见。
34、2000U1-095下列各项不符合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是
A.剧烈头痛
B.颈项强直
C.血性脑脊液
D.偏瘫
E.呕吐
【答案】D
【难度】一般
【解析】蛛网膜下腔出血表现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剧烈头痛(A对)、呕吐(E对)、脑膜刺激征阳性且以颈强直(B对)最多见,伴或不伴意识障碍,检查无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失语等,腰椎穿刺可见均匀血性脑脊液(C对)。
37、1999U2-077以下哪项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措施不妥
A.卧床休息4-6周
B.应用止血药物
C.低分子肝素注射
D.静滴20%甘露醇
E.口服尼莫地平
【答案】C
【难度】一般
【解析】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的治疗目的是防治再出血,降低颅内压,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减少并发症,寻找出血原因、治疗原发病和预防复发。主要治疗措施包括:1.SAH患者应急诊住院监护治疗,绝对卧床休息4~6周(A对),避免搬动和离床;2.SAH引起颅内压升高:临床上常用20%甘露醇(D对)、呋塞米和白蛋白等脱水降颅压治疗;3.预防再出血:应用抗纤溶药,如6-氨基己酸、氨甲苯酸等止血药物(B对)预防再出血;4.预防血管痉挛:SAH常并发脑痉挛和脑梗死,是病情加重导致死亡的另一重要原因,因此目前临床上用钙通道拮抗剂,如尼莫地平(E对)预防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5.放脑脊液疗法;6.手术治疗。低分子肝素主要临床用于预防手术后血栓栓塞、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剂,用量过大可导致自发性出血,因此低分子肝素注射(C对,为本题正确答案)不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措施。
38、1999U2-108男性,48岁,打牌时突感头痛,颈部僵硬,CT示脑池内高密度影。下列诊断正确的是
A.脑血栓形成
B.脑栓塞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出血
E.短暂性脑出血
【答案】C
【难度】一般
【解析】脑池内高密度影为蛛网膜下腔出现的典型表现。
40、2011U3-127女,35岁。近5年来间断头痛,每月发作1~2次,MRl示左顶枕脑内蜂窝样血管流空影,呈楔形。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动静脉畸形
B.动脉瘤
C.脑梗塞
D.脑肿瘤
E.脑先天发育畸形
【答案】A
【难度】一般
【解析】脑动静脉畸形(AVM)是脑血管发育异常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在10~40岁发病,首发症状多为急性出血,半数以上患者有癫痫发作及间断头痛病史,头痛可自行缓解,MRI检查表现为楔形的“流空”血管影组成的团块状或斑块状病灶,边界不规则,常可显示粗大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进出血管团(流空效应)。本例患者中年女性,有间断头痛史,MRI示楔形的“流空”血管影,诊断为脑动静脉畸形(A对)。动脉瘤(B错)MRI表现为囊状流空影。脑梗塞(C错)MRI可发现梗死灶。脑肿瘤(D错)MRI检查主要见脑实质占位性病变。脑先天发育畸形(E错)MRI表现为脑组织的畸形结构。
加入专业创新医考学习团队,有方向的学习更加高效。扫码关注公众号:白文涛医考服务平台,助理医师考试笔记、思维导图、直播提醒、试题打卡。扫码加入学习↓↓↓
【创新医考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本站主要发布执业医师、助理医师、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主治医师考试)相关内容,为医考生提供执业医师考试报名时间、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后的医师电子化注册、卫生资格考试主治医师报名时间等信息。让参加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高效备考。
医考培训班哪个好?医考培训机构加盟哪个机构?建议首选创新医考。创新医考由白文涛老师主讲,从教-学-练-评-管五个方面入手,提供教学、试题、模考、教材的全国统一学员管理制度,加盟分校好维护,通关率高、学员好评率高。